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长春亚泰足球改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长春亚泰足球改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首先,亚泰俱乐部的全部股份,已经在俱乐部成立不久就已经全部转给长春吉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。而长春吉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,是属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国资委的企业。在法理上,与亚泰集团没有关系。 而在当时亚泰之所以在股权变改变后不选择更名,主要考虑到俱乐部刚刚成立,马上更名并不合适。
16名
恒大现在改名为广州队
2022赛季中超联赛积分榜
排名 球队 场次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
1 武汉三镇 13 12 1 0 44 7 37 37
2 山东泰山 13 11 0 2 29 8 21 33
3 河南嵩山龙门 13 8 2 3 26 13 13 26
4 梅州客家 13 6 5 2 17 11 6 23
5 上海申花 12 6 4 2 17 12 5 22
6 成都蓉城 13 5 6 2 15 12 3 21
7 上海海港 12 6 2 4 13 10 3 20
8 北京国安 13 5 4 4 20 20 0 19
9 浙江队 11 5 3 3 15 9 6 18
10 天津津门虎 13 5 3 5 20 17 3 18
11 深圳队 12 5 1 6 15 19 -4 16
12 武汉长江 13 5 1 7 18 24 -6 16
13 长春亚泰 12 2 7 3 16 20 -4 13
14 大连人 12 2 5 5 13 20 -7 11
15 沧州雄狮 13 2 4 7 9 20 -11 10
16 广州队 12 2 0 10 6 20 -14 6
17 广州城 13 1 0 12 9 34 -25 3
18 河北队 13 1 0 12 8 34 -26 3
我觉得足协就是敌人派来的卧底,想方设法把中国足球搞垮搞烂。这么多年了干过一件好事吗?全是瞎折腾。把国足从亚洲一流折腾到现在三流。谁都敢输谁都没把握赢。他们是在演国足无间道吗?
恒大国安亏大了,上港改名上海海港,要说足协不偏心,要看自己的想法。
之前,有媒体爆出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股权转让不顺,很大可能不能保留“国安”的名字。万万没想到的就是,京媒“袁野”在节目中爆料,最近北京国安提交的三个中性名分别是:北京人队、北京城队和北京国泰民安队。对于这样“照葫芦画瓢”的操作,这无疑让球迷联想到改名套路有点像上(海海)港队。
在中国足坛乃至世界足坛,一些奇葩搞笑的球队名称经常让大家关注。比如:呼和浩特小草(原来的呼和浩特中优),乌兹别克拖拉机队(重视农产),奥兰多伐木者队(伐木累不累?),还有个更搞笑的“FC圣诞老人”对。这支芬兰球队就暗示了俱乐部取名的一种方式,即取历史伟人的名字。这种情形在南美比较容易见到,比如巴西的瓦斯科-达-伽马(航海家)、智利的科洛科洛(部落酋长)和奥希金斯(智利国父)。如果把这套取名模式搬到其他大洲呢?特里尔的“卡尔-马克思”、阿雅克肖的“拿破仑-波拿巴”、摩德纳的“帕瓦罗蒂”呼之欲出。
作为经常开“脑洞”的中超球迷来说,麦当劳改为金拱门也不是什么奇葩的事情了。如果给中超球队也按照麦当劳这种套路进行一下改名,都会是什么呢?
只有保证了整体的公平性,才能开展一步步的计划。对于标准的不统一,是所有人都为之愤怒的,如果每一支球队都打起了擦边球,有了更多像“广州恒久强大”、“广州富强有力”、“河南建功立业”这样的名字,那么中性名的措施便失去了他本身的含义。
足球管理者讲求职业化,为何不能保留有底蕴,有影响力的名字?长春亚泰,北京国安,上海申花,山东鲁能,河南建业,这些中国足球职业化伊始就存在的球队,难道不应该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历史上?广州恒大三年两夺亚冠,多次与世界豪门过招,既然希望中超走向职业,走向世界,又为何要自断其臂,将难得建立起的影响力抹灭?这些都是走向职业的过程中足协所需要思考的。
“上港改名”、“国安改名”、“中超解散潮”等等,只不过是中超不成熟的体现。想让中超更好,只有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如果糟粕并没有完全去除,又摒弃了精华,抛弃了底蕴,抹掉了影响力,则这项措施是失败的。国安对足球管理者的叫板,也是给足协的一个警醒,只有走在正确的路上,才能让自己的联赛越来越好。
不请自来,正好前两天写过这样的文章。看到这个问题来探讨一下。原文章链接在这里,有兴趣的球迷们可以去看看。
其实在2015年,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,审议通过了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。在该《方案》中,明确表示“实行政府、企业、个人多元投资,鼓励俱乐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场馆等资源投资入股,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,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,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。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,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,立足长远,系统规划,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。”
这是文件的原文,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,改名就是让足球文化与城市底蕴相辅相成。只不过,有一些球队在发展中,违背了这样的“地域化”准则。
这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,就是目前已经降到中乙的北京人和。老一点的球迷都知道,北京人和起源于上海,在上海、陕西、贵州辗转后又变成了北京人和。而像这样的球队,中国足球的职业俱乐部不仅仅是一家。
所以,改名的初衷可以理解为针对这样的球队。只不过,像泰达、鲁能、国安、申花、建业这样拥有“底蕴”的球队,会因为一刀切的政策遭受到影响。
手码,欢迎探讨。也请关注头条号“正在聊球”,咱们一块聊聊有关足球的故事。
限薪令和中性名,其实已经讨论筹划了很久了,只不过是12月14日的会议正式公布了具体的操作规则。
其实一直以来,中国职业联赛,在引进外援上,尤其是知名外援时,都是溢价购买,都是提出比球员自身身价高出很多的价格去购入,那就是俱乐部资产,甚至一些国有资产的盲目流出,当外援转会费,工资越来越高,随之国内球员的转会费和工资也越来越高,所以限薪是对国内职业球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,但是对联赛发展来说,从联赛水平和联赛精彩程度上来说,肯定是受到损害的,所以个人感觉,限制是好事,限制的方式不能太过框架锁死,如果一个外援他正常转会市场价是1000万欧的,你应该限制俱乐部花1500万欧去购买,你俱乐部如果有本事,按正常转会市场价购买到,还是应该支持的,你一刀切的规定只能购买300万欧以下的外援,这就是在降低联赛水平。我们应该禁止的是盲目乱花钱,而不是禁止花钱。
至于中性名,大部分球迷都是持支持态度的,很多球迷都会说真这个职业化足球,百年俱乐部,就该使用中性名,事实上,百年俱乐部,都是经过时间,历史的筛选淘汰后存留下来的,而不是强迫一刀切的说全都改成中性名,这些球队,就能一直存在百年了,上海申花,就是中国职业赛场上的一个特例,申花集团早就和这支球队没有了关系,SVA时期叫上海申花SVA,朱骏时期叫上海申花联盛,绿地时期叫上海绿地申花,所以本次中性名实施中,申花成为了不需要修改,"申花"二字被认为已经构成是中性名的一个特例了。说明什么,说明不是所有球队在改换投资者时,都会完全抹去前投资者留下的球迷文化效应,诸如这次改名中,一些强烈反对一刀切改名的老牌俱乐部,国安,泰达,建业,亚泰等等,他们都叫这个名字几十年了,这个名字也是一种理念,一种文化,一个招牌了,就算将来换了投资者,也不是一定会抹去这些我们熟悉的名字的,足协完全可以另辟一条规则,从该球队包括该队前身成立以来,未使用过2个或2个以上名字的俱乐部,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队名,但如果将来发生转让球队的行为,新投资者必须使用中性队名这样的条款。当然像广州恒大在职业联赛开始后,他的前身分别是太阳神和广药,上港则叫过东亚特莱仕红日,这样的球队,必须立刻改中性名,就可以了嘛。。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春亚泰足球改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长春亚泰足球改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